菜市场关乎着民生,如何经营更是一门大学问。如今,全国各地新老菜市场并存,面临着不同的挑战。老旧的菜市场多数管理粗放、环境较差,而新建的智慧化菜市场则面临着经营成本和菜价上涨的困扰。
“升级必涨价”似乎已经成为不少菜市场的魔咒。那么,全国各类菜市场都在寻求提升,企图在越来越激烈的生鲜行业杀出重围时,改造之路到底该怎么走?
新老市场的不同难题
在老旧的菜市场,虽然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,但其亲民的价格和独特的烟火气却吸引了一批忠实顾客。然而,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、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,这些市场已不能够适应要求,逐渐显得格格不入。
与此同时,完成升级改造的智慧化菜市场环境舒适、陈设整洁、设施先进,但经营成本的上涨会对菜价产生一定影响,因此流失了许多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,整个市场的生意并没有因为技术的升级而明显提升。
烟火气难以为继
老旧市场还能存活多久?
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变化,是越来越多的老旧菜市场退出舞台的重要因素。政府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,推动了菜市场的升级改造,一些涉及到食品安全、市场监督的问题也亟需解决。
老旧菜市场由于整体环境和管理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,不能吸引更多新消费者购物,可持续性发展被画上问号,对于管理方来说,也迟早要面临被淘汰或改造的命运。
管理滞后与成本上涨
智慧菜市场的新挑战
智慧化菜市场虽然在技术上实现了飞跃,但在实际运营中仍面临诸多问题。一些市场进行升级后,相应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及时跟上,导致很多智慧设备配备后被闲置或使用不充分。
在新市场的管理模式和方式上,也存在滞后,这些对智慧菜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。
部分项目则存在改造不符合实际需求、应付上级任务的情况。一些改造仅于装修等表面工作,缺乏整体的规划,没有对整个市场的运营管理模式产生有效更新。
同时,租金等经营成本上涨,对菜价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,让消费者感到了一定负担,进而产生市场人流不乐观、回头客越来越少等问题。
市场革新 路在何方
一个理想的菜市场,应该是惠民物价与优质服务并存、烟火气与环境共融的和谐状态。其实,保留烟火气并不意味着要回到过去的落后状态,而是要在现代化的基础上,留住那份亲切和温暖。
如何在升级改造的同时,不改变便民惠民的本质,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市场方应当用更长远的目光,进行内外兼顾的全局考量。
对内
平衡的艺术
文化与情感的连接:在改造过程中,不仅要保留市场的物理形态,更要传承和弘扬市井文化,不能因为改造而失去了和消费者固有的连接。
技术与人文的结合: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市场相结合,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市场管理水平,同时注重人文关怀,设置一些便民惠民设施,增强客户粘性。
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平衡:在追求经济效益之外,市场方也要注重社会效益,不能忽视保障食品安全、推动农民增收、促进就业等方面的工作,确保市场改造是合理且符合需求的,而不是盲目跟风,或为了应付任务。
对外
合作的开拓
多方参与合作:在市场改革进程中,一些市场积极引入国有企业等外部机构参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,或由民营资本参股。以更多元融资的模式,推动农贸市场的长期发展,获得合理回报。
招租合理限价:改造后的农贸市场档口应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予以分配。为平衡经营者的利益和老百姓平价买菜需求,摊位租金应由物价局参考市场行情进行公益性核准定价,并制定摊位租金的最高限价。
加强监督指导:管理部门对哄抬物价及违规经营等行为加强管理。在大数据展示屏公示当天各类菜品的参考价格,公开恶意加价举报电话,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。将经营者行为记载在册,对存在不良经营行为者给予警告或处罚,并限制该经营者后续扩大经营的需求。
如何平衡多方利益与需求,管理好菜市场是一门大学问。在市场升级同时,保留市场亲民惠民的价格,以及那份独特的市井烟火气,实现“一双两好”的目标,也许路途漫长,但终将抵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