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长宁区中山西路702号,一座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菜场,正在以颠覆传统的面貌刷新人们对“菜篮子”的刻板印象。它是清晨的市井烟火,是午后的社区食堂,是傍晚的网红咖啡馆,更是深夜的治愈食堂。
PART.01 菜场里的时空魔法
清晨:市井烟火
清晨6点,菜场入口处飘出阵阵勾人的香气,胡记生煎锅贴、老上海软蛋饼摊等铺位前早已排起了长队。据悉,美天天山菜市场内不仅有各色老上海特色小吃,还在市场内开设共享就餐区,居民可以落座后就餐,告别曾经“边走边吃”的匆忙。
午后:惬意食堂
中午11点,菜场内的社区餐厅人来人往,酸菜鱼、蛋包饭、广式烧腊等菜品陆续出锅,香气四溢。走进就餐区不难发现,这家社区食堂正以美味的菜品和优惠的价格,成为当代年轻人的“第二食堂”。据菜场负责人介绍,年轻消费者在整体客群中的占比正在快速攀升。
夜晚:深夜食堂
晚8点后,菜场内的社区餐厅正式开放夜宵档,小龙虾、烧烤,现炸酥鱼等美食的香气迅速弥漫。跳完广场舞的阿姨们在此处聚会、年轻人在此处畅聊...“菜场夜市”的出现填补了周边夜生活的空白,也以平价、卫生等优势为菜场迅速积累口碑。
PART.02菜场地域黄金法则
在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,该菜场用实践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:以空间为纽带,以时间为杠杆,激活农贸市场内隐藏的社区价值。
01 社区流量天然入口
多数农贸市场位于居民区的核心地带,拥有覆盖半径1公里内的稳定客流优势。以该菜场为例,其周边住宅密集,且临近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,兼顾家庭消费与学生客源。通过延长营业时间、丰富业态等途径,成功实现从“买菜刚需”到“全天候流量入口”的转型。
02 最大化空间效能
该菜场的成功之处在于空间的合理利用,将一部分面积用于社区商业,另外一部分空间服务于美食餐饮。共享就餐区白天是早餐区,午后变餐饮区,夜间成夜市排档。这种“一区多用”的模式最大化发挥空间效能,避免资源闲置和浪费。
03 数据赋能管理
菜场内可覆盖全面的智慧化管理系统。通过智慧管理数据,可以辅助菜场对运营策略、业态等进行及时调整,帮助菜场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稳固联系,提升农贸市场的隐形竞争力。
PART.03 如何避免东施效颦
该菜场的成功绝非偶然,其背后代表着精准的运营手段和完美的细节把控。如果想要效仿该菜场的成功路径,应避免盲目跟风,从以下三个维度构建核心差异化优势:
01 动态运营:以需求为导向
想要参考该菜场的发展路径,需要根据客群需求划分不同时段的不同功能(如早市、午市、下午茶、夜市等),结合不同时段具体需求匹配对应的差异化服务;另一方面,及时迭代业态,每周定期复盘,淘汰低销量菜品,引入当季人气单品,为消费者创造新鲜感。
02 空间设计:从刚需到体验
业态调整升级后,视觉风格也应及时匹配,在市场设计中融入复古壁画、霓虹灯牌等创意设计元素,打造特色打卡点;另外在空间维度优化动线,保持生鲜区与餐饮区相邻,方便消费者“即买即烹”的需求,提升各方面综合体验。
03 社区共生:保持情感联络
该菜场仍保留了裁缝铺、锁匠、家电维修等“小修小补”服务,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的同时,也保留了周边居民的特色回忆。菜场在发展过程中,可以通过开展社区画展等活动,强化情感纽带。
从多个农贸市场的成功转型中可以看出,与其在价格和环境上内卷,不如以地域优势为发展支点,撬动“空间复合”与“业态融合”的无限可能。当一座菜场既能安抚胃,又能治愈心时,它便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场所,而是一座城市最温暖的烟火图腾。
民鲲有喜啦!!万众瞩目的时刻来...
2021-07-01 13:44:28号外!号外!民鲲控股 | 民鲲...
2021-07-01 13:50:05健康食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...
2021-07-01 13:52:50